芜湖市大阳垾小学第三届科学学科节活动方案
第三届科学学科节活动方案
为培养我校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提高少年儿童科学动手、创新实践的能力,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决定开展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大阳垾分校(芜湖市大阳垾小学)第三届科学学科节活动。具体活动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活动主题:乐学趣探 地球有我
二、活动时间:2024年4月22日 - 5月24日
三、活动内容及相关要求:
(一) 科技体验活动(负责人:丁蕾蕾、欧良超)
一年级:“奇妙地球”科幻画
此项活动融合美育与科普教育,旨在促使少年儿童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与方法去表现自然与科技的伟大魅力,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科学幻想的世界,提高孩子们科幻画水平,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
1.参加对象:一年级学生。
2.时间安排:
(1)2024年4月22日-30日,科学老师完成活动的组织发动工作。
(2)2024年5月6日-10日,科学老师完成班级初选,每班选拔5幅优秀作品参加校级评选。
(3)2024年5月13-17日,完成科幻画校级评选。
3.作品要求:
(1)活动主题:《奇妙地球》;
(2)作品尺寸大小(4k或8k);
(3)作品形式内容不限;
(4)作品内容健康向上且贴近主题;
(5)鼓励原创作品。
4.评审原则:
(1)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科学性(科学依据、逻辑思维);
(2)艺术性(构图、颜色、方法等)。
5.奖项设置:每班推荐5项作品参与校级评选。分设校级一、二、三等奖若干名,颁发证书。相关优秀作品可以放在学校主题特展对优秀作品进行专题布展。
二年级:“探索地球”手抄报
此项活动融合美育与科普教育,是一项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美术设计、书法写字等综合素养。
1.参加对象:二年级学生。
2.时间安排:
(1)2024年4月22日-30日,科学老师完成活动的组织发动工作。
(2)2024年5月6日-10日,科学老师完成班级初选,每班选拔5幅优秀作品参加校级评选。
(3)2024年5月13-17日,完成手抄报校级评选。
3.作品要求:
(1)活动主题:《探索地球》;
(2)作品尺寸大小(4k或8k);
(3)作品形式内容不限;
(4)作品内容健康向上且贴近主题;
(5)鼓励原创作品。
4.评审原则:
(1)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科学性(科学依据、逻辑思维);
(2)艺术性(构图、颜色、方法等)。
5.奖项设置:每班推荐5项作品参与校级评选。校级分设校级一、二、三等奖若干名,颁发证书。相关优秀作品可以放在学校主题特展对优秀作品进行专题布展。
三年级:废物利用我能行——环保DIY活动
此项活动由科学老师利用科学课组织学生借助生活材料自主自愿参与,学生在家完善作品,到校交给科学老师。
1.参加对象:三年级学生。
2.时间安排:
(1)2024年4月22日-30日,科学老师完成活动的组织发动工作。
(2)2024年5月6日-10日,科学老师完成班级初选,每班选拔5幅优秀作品参加校级评选。
(3)2024年5月13-17日,完成手抄报校级评选。
3.作品要求:
(1)材料源于自己的生活;
(2)制作作品符合自己年龄能力特点;
(3)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科学性;
(3)结构牢固,外观美观等。
4.奖项设置:每班推荐5项作品参与校级评选。分设校级一、二、三等奖若干名,颁发证书。相关优秀作品可以放在学校主题特展对优秀作品进行专题布展。
(二)科普讲座(负责人:教导处)
1.地质知识专题讲座(芜湖科技馆专业人员)(杨欣怡、丁蕾蕾具体负责)
(1)参加人员:学校全体小记者及每班五名学生代表;
(2)讲座时间:2024年4月23日下午2:30;
(3)讲座地点:学校报告厅。
2.清莲讲坛:《创新不能没有少年——身边的发明和挖掘神器》(安师大附外城东校区汪东生)(程海培、丁蕾蕾具体负责)
(1)参加人员:学校全体教师及部分学生代表;
(2)讲座时间:2024年4月26日下午4:20;
(3)讲座地点:学校报告厅。
(三)无人机选拔赛(此项目为学校“校园吉尼斯”竞赛项目)(负责人:余小龙、杨丽)
无人机的飞行训练,是眼睛、大脑、手指动作协调一致的结果,通过飞行练习能充分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开发右脑。飞行训练时,需要学生精神高度集中,有助于培养学生专注精神。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不仅锻炼了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1.参赛对象:面向全校学生
2.参赛原则:自愿参加
3.时间安排及方法:报名参赛截止时间为2024年4月23日中午12时之前,报名方法同第四届安徽省青少年无人机大赛(芜湖市赛),报名芜湖市赛校级比赛者即为本次科技节无人机比赛参赛人员
4.比赛方式
(1)个人飞行赛为旋翼类比赛,根据飞行得分和时间排定比赛名次;
(2)场上选手需佩戴护目镜,在赛道指定区域进行操作;
(3)比赛将在多个场地同时进行,赛前公布参赛队的出场顺序,各参赛队到相应比赛场地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飞行,参赛选手出场顺序由领队赛前确定,每位选手有两次飞行机会,以两次飞行较好的成绩作为比赛成绩;
(4)每位选手单独计算总得分以及飞行时间,飞行赛规定时间为 120 秒,时间到视为本轮比赛结束,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规定动作可获得相应得分;
(5)如比赛中出现以下情况,对应的成绩计算方式如下:
按照规定科目,规定顺序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坠机且无法复飞的只记录已完成科目的得分,飞行时间按120秒计时;按照规定科目要求完成比赛但未按照规定顺序完成比赛,按实际飞行时间计时,对于未按规定顺序完成的科目,相应的科目不得分;按照规定顺序完成比赛但未按照规定科目要求完成比赛,按实际飞行时间计时,对于未按规定科目要求完成的科目,相应的科目不得分;飞行时间超出规定时间的,飞行得分按120秒内完成得分计,飞行时间按120秒计;比赛过程中发现作弊,取消成绩。
(6)比赛过程中的违规操作按规则扣分,当总得分为负数时,以 0 分计算;
(7)比赛结束后,现场裁判向参赛选手出示《成绩记录单》,需场上选手签字确认;
(8)以下几种情况可判定本轮飞行结束:
比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飞行科目,安全着陆完成锁桨动作,桨叶停转;飞行时间超出规定时间;无人机跌落或撞击等情况,无法复飞;无人机飞到比赛场地外;比赛开始后场上选手触碰无人机;进入飞行场地开始调试,未佩戴护目镜。
5.成绩评定
(1)总得分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飞行科目的得分;
(2)得高者为优胜,以飞行总得分排定比赛的名次与评定奖项;
(3)在得分相同的情况下,飞行用时短者为优胜。
6.比赛科目
比赛正式开始前,参赛选手有 30 秒的测试时间。比赛正式开始,裁判发出“开始”口令,无人机起飞后,计时开始。
科目①:穿过圆圈;
科目②:在飞行高度低于标杆高度上限的前提下,逆时针方向(俯视角度)环绕一圈;
科目③:无人机从两根竖杆之间、横杆下部穿越,沿顺时针方向(比赛选手站位视角)环绕横杆一周;
科目④:首先从上向下穿越高位圆圈④A,然后从下向上穿越低位圆圈④B;
科目⑤:按照⑤A-⑤B-⑤C 的先后顺序,连续穿越蛇形连环圈,共三个;
科目⑥:飞回起降平台上空,在起降平台安全着陆。
无人机着陆后,选手操作锁桨,桨叶停止转动为本轮比赛结束,计时停止。
7.得分规则
完成全部比赛科目并完美着陆,满分为150分。
(1)科目①、②:得10分;
(2)科目③:得20分;
(3)科目④、⑤:得30分;
(4)科目⑥:着陆最多得50分。
1)完美着陆:无人机的完整保护罩全部垂直投影均落在内圈内,四周均不触碰内圈线,得50分;
2)优秀着陆:无人机的完整保护罩外沿垂直投影有部分落在内圈外侧,但中心点垂直投影位于内圈内,得40分;
3)良好着陆:无人机中心点垂直投影位于内圈外侧且落在起降平台外沿内侧,得30分;
4)及格着陆:无人机中心点垂直投影不在起降平台外沿内侧,但能着陆停桨,得20分;
5)无人机中心点垂直投影压线以低分记。
(5)扣分项:
1)无人机触碰到裁判,扣20分/次;
2)无人机坠落或接触地面,在无人为接触无人机的前提下,无人机可遥控复飞的,扣20分/次;
3)比赛选手仅能在规定的“移动区域”内移动,完成飞行比赛,如果出现参赛选手踩压或跨出“移动区域”标志线,扣5分/次;
4)无人机在穿越或绕行障碍物时,将障碍物碰倒落地的,扣20分/次。
8.奖项设置:
(1)设校级奖项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校级比赛优异者将代表学校参加市级比赛。
(2)本项比赛成绩第一名,其成绩将纳入学校“校园吉尼斯”记录,并在学校拟设置的“校园吉尼斯荣誉榜”上进行展示。同时,该记录保留到下届活动供其他选手挑战。
裁判:余小龙
记时员、记分员:徐秀慧
(四)车辆模型五环绕行竞速赛(负责人:徐秀慧、杨丽)
车辆模型比赛不仅具有趣味性和对抗性,而且能够锻炼参与者的动手动脑能力。通过参与车辆模型运动,青少年可以学习到机械、电子、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培养克服困难、拼搏进取和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此外,车辆模型比赛也是提高心理素质和临场快速反应能力的好方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有好处。
车辆模型运动集体育、科技、教育于一体,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够激发创造力,锻炼手脑协调能力,还能强化国防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均衡发展。
1.参赛对象:面向全校学生。具体人数根据报名情况另行通知。
2.参赛原则:自愿参加。
3.时间安排及方法:报名参赛截止时间为4月24日之前,5月10进行校级展演赛。
4.设备要求:学生自行准备“飞神”1/27遥控电动拉力车一辆。
比赛模式:比赛进行2轮,每轮比赛时间 3分钟内。
比赛方法:赛前由裁判进行编组,每组2-4名运动员,按序进行竞赛。运动员应在赛前检查同组比赛车辆是否有频率干扰,并及时向裁判反映,如在裁判已发出“开始”口令后提出,一律计算成绩。在竞赛过程中,运动员必须在规定的操纵地点操纵模型,模型必须按照竞赛的指定路线行驶,只有按规定路线行驶的圈数才计算成绩。模型在行驶中出现故障,允许运动员进行修理。故障排除后,允许模型在发生故障处重新投入竞赛,并在原有的有效圈数上继续计算圈数,但维修时计时不停止。运动员每轮竞赛结束后,必须及时将发射机送到指定地点,违者取消竟赛成绩。当所有运动员竞赛结束后,才能取回自己的发射机。
成绩评定:
(1)每轮竞赛的圈数为5圈,所用时间少者成绩列前。若3分钟仍未跑完5圈,则该名运动员的该轮成绩为180秒:
(2)竞赛进行2轮,以两轮取一轮最佳成绩为最终成绩(或两轮成绩选其中一轮最好成绩作为最终成绩排序)。
判罚:裁判员用倒计时“5、4、3、2、1、开始”口令宣布比赛开始,提前触及起点线的模型将记犯规并加罚5秒钟(由裁判长告知运动
员本人)。
裁判:徐秀慧
记时员、记分员:余小龙
(五)主题特展(负责人:教导处)
1.在学校一楼北楼门厅举办“乐学趣探
地球有我”。在两面巨大的广告布上,汇集大量有关地球探索的科普内容。(赵露具体负责)
2.“奇妙地球”科幻画、自制小火箭、废物利用我能行——环保DIY展示。(丁蕾蕾、欧良超具体负责)
以上未尽事宜,学校有最终解释权。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大阳垾分校
芜湖市大阳垾小学
2024年4月19日